最新消息

常用連結

新制課程精實方案中,確定全面取消超支鐘點費嗎? 若自願授足8、9、10小時不支領超支鐘點費可以嗎?

確定取消超支鐘點費,但超授時數會反映在自評的教學貢獻上。同意教師得自願多授時數不支領超支鐘點費。

部分學程無專任師資員額,其兼任師資時數如何計算?新制課程精實方案中,若學校提供之兼任教師時數支援無法滿足需求量,系所可否自費聘請兼任教師?

學程開課由各院協調各系所支援開課或共同開課。在專任教師滿足應授課時數前提下,同意各院得自籌經費聘任兼任教師。

新制課程精實方案中,畢業學分數調降,通識學分亦應等比例調降,如24-28或16-24,目前是否有具體規畫方案?

通識課程之開課量仍以開出全校總課程量的18-20%為原則,各學院仍應先滿足通識課程開課量後,再進行專業課程規劃。有關通識課的問題,將請教務長與通識教育中心主任、各院院長、通識領域小組召集人,就本校通識領域需求與發展及現代公民應有的素養規劃開課。

新制課程精實方案中,教師選擇研究比例高者,教學評量必須達一定標準,選擇服務比例高者,必須對學校有重要 服務貢獻(例如兼任行政主管),且教學評量必須達一定標準。請問「教學評量必須達一定標準」具體為何?

000

新制課程精實方案與基本績效評量及升等之關係為何?

教師每學年度須自評,3年總評,未通過者,須於2年內提出復評,各院須以此為基礎作為教師教學、研究、服務比例之配 置。

已過5年總評之教師,有5年緩衝期:現有教師5年內可自行選擇適用新制或舊制,5年後進入新制,但5年內選擇舊制教師,學院應訂定一套教學與服務的分配比例。

在新制課程精實方案架構下,學校如何解決基礎課程的授課教師時數過重及教師員額不足問題?

為因應此問題,本校大一國文、英文或基礎課程(如經濟學、微積分課程) 將採用MOOCs模組化課程。政大MOOCs(磨課師)課程的作法是連結MOOCs與面對面課堂教學的雙軌學習,讓學習更主動、互動,加強學習成效。課程設計預計將由大一國文、英文授課教師籌組教師社群/團隊,針對教材內涵進行單一規劃設計,凝聚共同授課大綱與主題,以強化大一學生之閱讀、寫作和評述能力。英文磨課師課程更將擴展至可供大二、大三修習之進階課。

配合新制課程精實方案,開班學生人數需要調整嗎?

考量課程精實及資源效益,調整開班人數標準為必然趨勢。

新制課程精實方案中,規定學生每學期選課6門,實難以滿足第二專長之修課學分數,也會造成學士班學生無法提前畢業。學校如何因應?

學校將以3年為過渡期,結合學術導師制,協助同學規劃適當修課科目數,鼓勵學生減少修課數,增加學生實習、社會實踐、國際進修及語言學習的機會。